“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提起王進喜,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起他的這句名言。
1923年,王進喜出生于甘肅省玉門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50年春,他通過考核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
1959年,他作為石油戰線的勞動模范到北京參加群英會,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車車頂上都背個大氣包,他奇怪地問別人:“背那家伙干啥?”人們告訴他,因為沒有汽油,燒的是煤氣。這話像錐子一樣刺痛了他。王進喜后來說:“北京汽車上的煤氣包把我壓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國家的壓力、民族的壓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


1960年春,我國石油戰線傳來喜訊——發現大慶油田,一場規模空前的石油大會戰隨即在黑龍江大慶展開。王進喜從玉門油田率領1205鉆井隊趕來,加入了這場石油大會戰。
一到大慶,呈現在王進喜面前的是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沒有公路,車輛不足,吃和住都成問題。但王進喜和他的同事下定決心:有天大的困難也要拿下大油田。鉆機到了,吊車不夠用,幾十噸的設備怎么從車上卸下來?王進喜說:“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鉆機運到井場。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們用滾杠加撬杠,靠雙手和肩膀,奮戰3天3夜,38米高、22噸重的井架迎著寒風聳立荒原。要開鉆了,可水管還沒有接通。王進喜振臂一呼,帶領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臉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場端了50噸水。王進喜帶領全隊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
在隨后的10個月里,王進喜率領1205鉆井隊和1202鉆井隊,克服重重困難,雙雙達到了年進尺10萬米的奇跡。幾百斤重的鉆桿砸傷了王進喜的腿,他拄著雙拐繼續指揮。一天,突然出現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粉,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漿池卻攪拌不開,王進喜就甩掉拐杖,奮不顧身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井噴終于被制服,可是王進喜累得站不起來了。房東大娘心疼地說:“王隊長你可真是‘鐵人’吶!”
然而,常年的過度勞累使得“鐵人”的身體比常人提早垮了。1970年11月15日,王進喜因胃癌晚期不幸病逝,年僅47歲。
臨終前,他用顫抖的手取出一個小紙包,交給守候在床前的一位領導。紙包里面是他住院以來組織給他的補助款和一張記賬單,一筆一筆記得清清楚楚,一分也沒有動。王進喜說:“這筆錢,請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難。”
曾經發出“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誓言的王進喜,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祖國的石油事業。(來源:學習強國)
logo設計網(www.just4love.cn),專業的logo免費設計在線生成網站,全自動智能化logo設計,商標設計,logo在線生成!
歡迎使用logo設計網制作屬于您公司自己的logo,不僅專業而且經濟實惠,全方位滿足您公司品牌化、視覺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