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NS全面中文化以來,尤其是隨著《曠野之息》《集合森》和《健身環》這三款游戲的爆火,讓任天堂在國內從一個相對小眾的圈子,成長為了擁有數百萬玩家的群體。
但這幾款游戲在任天堂稱霸游戲界這幾十年里,也只是“賣得不錯”,和第一第二還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曠野之息》連前10都排不上。
今天就給大家細數任天堂史上10款銷量最高的游戲。
第十名. 新超級馬力歐兄弟
3080萬 NDS
《超級馬力歐》2D橫版系列從初代至今推出過許多作品,相信大多數玩家都或多或少玩過。
這個系列如今已經10年沒有完全新作,大家普遍都認為2D系列發展至今,已經遭遇瓶頸,很難再有所突破。
然而實際上早在二十年前,這個系列就已經遇到過一次瓶頸。但憑借開發者們的巧思,這款NDS的《新 超級馬力歐兄弟》突破了自我,在NDS上狂攬3080萬份的銷量,成為了NDS平臺銷量第一的游戲。

第九名. Wii運動 度假勝地
3314萬 Wii
《Wii運動 度假勝地》是《Wii運動》的升級版,用如今的眼光來看,差不多可以理解為加了一些DLC內容進去。本作在保持低廉價格的同時,運動項目數量達到了12項。有些項目還可以細分為不同的玩法,例如籃球項目投三分和比賽的體驗就截然不同。
也正因為如此,《Wii運動 度假勝地》即使在《Wii運動》的光輝之下,依舊賣出了3314萬套的恐怖成績。

它的后輩《NS運動》這款游戲,買了的玩家都玩得很開心,每天動動身體舒展筋骨、每周打完積分領取皮膚。運動著,就把游戲玩了。
但如果你找一位Wii時代過來的老玩家,或者看一眼本作的MC用戶評分,會發現本作的口碑其實并不好。
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它的前作太過耀眼。
當然,我們也不可能無視這十幾年來,游戲開發費用飆升但售價卻沒有改變的事實。《NS運動》的內容量不如之前也算可以理解,希望年底免費更新的高爾夫項目能足夠好玩吧~

第八名. 馬力歐卡丁車Wii
3738萬 Wii
《馬車》的誕生,在賽車游戲中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具賽”賽道。
但其實最初的《馬車》并沒有那么容易上手,從SFC首作,到N64、GBA和NGC,前面四款游戲甚至沒突破千萬銷量。
而隨著3D游戲進入新時代,從NDS和Wii版本開始,《馬車》不僅有了更清澈的畫面效果,最關鍵是手感更加現代化了。

大幅提升的操作手感,更宏大精致的賽道,以及體感玩法的加入,讓《馬力歐卡丁車 Wii》這一個版本一舉突破3738萬,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任天堂平臺的全民游戲之一。
NDS版則比Wii版稍早一些發售,銷量也達到了恐怖的2356萬,每6位玩家中就有一個人買了NDS馬車。

第七名.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
3938萬 NS
前面幾款游戲,從NS入坑的玩家也許不太熟悉,只聽說過它們的續作。但NS的《動森》想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其實早在NS之前,《動森》在國外就已經廣受好評。但由于平臺和語言限制,這個系列在國內一直都是小圈子里的神作。
但憑借著清新可愛的設計,首發自帶官方中文,自由度極高的可創作內容,以及如今互聯網傳播的高度便捷,NS版《動森》一經發售,便火遍了大街小巷(鱸魚便頻繁登上了玩家們的餐桌)。

那個時候,從NS玩家,到美妝、時尚博主,再到美食、科普博主,甚至許多大型機構都靠著動森火了一把。而這一切靠的全是玩家們對這款游戲自發的熱愛,任天堂甚至沒有在國內打廣告,說它是“國內游戲史上最強自然流量”毫不夸張。
同樣的,無論是在日本還是歐美,本作的討論度也高到離譜,仿佛全世界只有《動森》這一款游戲。
其實如果不是在內容上的缺失、后續更新的遲緩(疫情影響了開發,也沒辦法),或許本作的銷量還能高出一大截。

第六名. 俄羅斯方塊
4300 GB+FC
或許你很難想象,《俄羅斯方塊》這樣一款“小游戲”,竟然能在任天堂銷量榜上排名第6。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特指的是任天堂給GB和FC紅白機開發的《俄羅斯方塊》,是這兩個平臺銷量的總和。

任天堂和《俄羅斯方塊》之間的故事也是一場傳奇,細說下來得寫成萬字長文了,感興趣的小伙伴建議查找視頻觀看。
簡而言之就是,當初任天堂擁有游戲機平臺的《俄羅斯方塊》版權,因此給自己即將上市的GameBoy掌機制作了一款,并將它作為GB在美國的首發游戲。
那時候人們的娛樂方式哪有今天這么多樣,掌機上能有《俄羅斯方塊》這樣好玩刺激,又無窮無盡的游戲,自然是賣爆了!
至今仍有不少玩家,會在空閑時打開《俄羅斯方塊》,享受一局緊張刺激的游戲。

第五名. Wii Fit(含Plus)
4380 Wii
NS的《健身環大冒險》利用“健身環”這個奇思妙想的外設,成功地將運動和RPG游戲融合在了一起。
但其實早在2007年,《Wii Fit》就已經實現了其中的運動部分。
《Wii Fit》同樣有一個專屬外設,叫做“Wii平衡板”。看上去就像一個電子秤,使用起來也是如此,玩家需要踩在上面,平衡板可以檢測玩家的體重,以及兩腳的受力大小。
游戲包含了大量的運動項目,包括瑜伽、平衡訓練、有氧運動等等。其中有些是玩家雙腳站在平衡板上,有些則是一只腳踩在上面,還有些甚至需要坐在平衡板上。

每天運動完之后,也同樣會有運動量的計算,并且由于平衡板自帶體重秤功能,玩家幾個月玩下來的體重變化也會被記錄在游戲中,這一點實在是如今的《健身環》所不能及的。
后來本作還推出了Plus版本,增加了更多運動項目。二者合計共售出了4380萬套的恐怖銷量,真正是做到了“把健康帶進千家萬戶”。

第四名. 寶可夢 紅/綠/藍/皮卡丘
4752萬 GB
一款開發幾近爛尾的游戲、一款被許多人瞧不上眼的游戲、一款......不,是兩款。
《寶可夢》的誕生頗具傳奇色彩,在得到“游戲之神”宮本茂的指點,做成雙版本后,游戲雖然沒能大紅大紫,銷量上也勉強還過得去。
只是誰也沒想到,因為一個bug,讓它的銷量一路高歌猛進,在全球賣出了4752萬套,并在后面二十多年中,一路成長為世界第一IP。

后來的每一作寶可夢,雖然都有極佳的商業成績,每一代正統作品銷量都在千萬以上,但是再也沒出現過能夠比肩初代四色的作品。
不過即將發售的《寶可夢 朱紫》目前在日本的實體卡帶預約量突破歷史紀錄,或許超越初代的作品真的要誕生了。11月18日,咱們拭目以待吧!

第三名. 馬力歐卡丁車8(含豪華版)
5528萬 WiiU+NS
如今NS平臺銷量第一的游戲,便是《馬力歐卡丁車8 豪華版》。
其實這個“豪華版”,只是相對于WiiU上的原版而言的,包含了當年推出的兩個DLC(塞爾達、動森那幾個杯賽)。
得益于WiiU性能的提升,《馬車8》的畫面表現力達到了系列巔峰,且不說游戲上癮的玩法,光是開著車在這個充滿任天堂元素的世界中兜風,都是一種享受。

而NS的豪華版,在原版基礎上加入了小魷魚等角色,并且最關鍵在于,加入了自動導航功能。這一功能的加入,讓本作的上手門檻真正意義上達到了0。
哪怕是從未玩過游戲,哪怕是蹣跚學步的小朋友,哪怕是眼睛都花了的老人,他們不需要思考車怎么前進、怎么拐彎,一切交給電腦控制,只需要專注丟道具即可。
這種人人皆可參與的0門檻,也讓本作成為了無數玩家和家庭必備的游戲——或者說,它已經不是一款游戲,而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尤其是逢年過節,成為了一種“傳統習俗”。這樣的游戲,銷量不高就怪了!

第二名. 超級馬力歐兄弟
5800萬 FC+后續移植
小編曾在地鐵玩NS時,被路人指著NS問“這個上的游戲和手機是不是不一樣”。
思索了一下,小編想到了一個簡單易懂的回答:“這個上就是馬里奧一樣的那種游戲”。
路人:“哦~明白了!”
許多人并不了解游戲,他們甚至不太懂手游。但說起“馬里奧”“超級瑪麗”,相信許多人腦海里都會蹦出那個經典的“1-1”(第一個世界第一關),也就是下面這張圖:

《超級馬力歐兄弟》的誕生,標志著游戲行業從瀕死的野蠻時代,正式步入了文明時代,并在此后的幾十年里發展成了今天的模樣。
這款游戲不僅僅是成為了游戲行業的基石、游戲設計師的入門必修課,更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成為了“電子游戲”這個詞的象征,刻入了每個人的記憶之中。
本作后來也登陸了任天堂每一代游戲機,以實體卡帶或者官方模擬器的形式發售。你也可以在NS上玩到這款游戲。

第一名. Wii運動
8290萬 Wii
許多人說,《Wii運動》因為當年在美國和Wii主機捆綁銷售,因此這個銷量其實水分很足。
但作為一款掀起了交互革命的游戲機,《Wii運動》和Wii主機其實是相輔相成的,缺了對方都難以成功。你很難說當年的消費者,究竟是為了買Wii主機而被捆綁了《Wii運動》,還是因為想玩《Wii運動》才買的Wii。
但總之,8290萬的銷量毋庸置疑。它在游戲歷史上排名第四,而前三名依次是《我的世界》(2.38億)、《GTAV》(1.69億)、《俄羅斯方塊》(1億,EA開發的版本)。這三款都是多平臺游戲,而《Wii運動》僅在Wii一個平臺發售,足見其魅力之恐怖。

盡管本作存在一些判定問題,內容量也不算多,但體感革命性的交互方式,還是讓無數玩家為之著迷,甚至改變了對游戲、游戲機的看法——游戲并不都是打打殺殺,它也可以對身體有益,對健康有幫助。
在這款游戲掀起的體感浪潮后,任天堂再也沒有游戲接近這一紀錄,未來恐怕也難有后輩能夠超越這座豐碑。

logo設計網(www.just4love.cn),專業的logo免費設計在線生成網站,全自動智能化logo設計,商標設計,logo在線生成!
歡迎使用logo設計網制作屬于您公司自己的logo,不僅專業而且經濟實惠,全方位滿足您公司品牌化、視覺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