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過了喜氣洋洋的春節假期,元宵節悄然而至,元宵節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圓夜,它象征著團圓、和諧,從古至今,它承載了人們太多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正因如此,這個節日是我們春節過后第一個重要的節日。

古人云:“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元宵節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一直流傳至今,深受人們的重視。每逢元宵佳節到,家家戶戶燈火輝煌,各種傳統習俗與有趣的慶祝活動絡繹不絕。

但除了慶祝活動之外,我們還有不少關于元宵節的禁忌與風俗,這些都是我們民間的智慧結晶,其中有句俗語:“正月十五元宵節,記住3忌6做”,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為家人祈福納祥。
正月十五,記住3忌一、忌借錢給他人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個吉利的日子,民間有忌諱借別人錢的說法。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元宵節是個闔家團圓的日子,人們相聚在一起,也把福氣相聚在一起,如果這時候借給別人錢,很容易把福氣和財運給借走,一整年都很難抓住機遇。因此,為了給家里人積攢福氣,我們最好過了元宵節再借給別人錢。
二、忌吵架或打罵小孩
民間相傳,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天官大帝的誕辰,我們做事情要以喜慶為主,討個好彩頭,所以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忌諱家里人吵架或者打罵小孩的。

小孩哭鬧或者大人吵架都有不吉利的說法,尤其是在歡慶的日子里,人們都其樂融融的相聚在一起,這時候家長吵架或者小孩哭鬧,不僅會打破家中歡樂的氛圍,還會一不小心禍從口出,被認為會給家里人帶來霉氣。
三、忌去晦氣或陰氣重的地方
元宵節里歡慶的氣氛是很濃厚的,人們張燈結彩,家家戶戶門外都掛著大紅燈籠,街上人山人海,一片喜氣洋洋。

我們在元宵節這一天出門時,要盡量去燈火輝煌的地方,不要去晦氣或者陰氣重的地方,特別是一些沒人住的舊宅子、墳地,這些地方都陽氣不旺,小心沾染上太多晦氣。
正月十五,記住6做一、吃元宵
元宵在我國也有很久的傳統,是明州興起的一種新奇食品,從古代開始,元宵節里就少不了吃元宵,俗話說:“南吃湯圓北吃元宵”,元宵有很多種餡料,用糯米包裹成圓形,元宵節里吃元宵象征著全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二、送孩兒燈
元宵節里不僅要賞燈還要送燈,送燈又被稱為“送孩兒燈”,也稱“送花燈”,是我國一種特別的民俗活動,在很多地方都流行。送孩兒燈是指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希望女兒婚后能夠早生貴子、新婚不育之家可以添丁。

三、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元宵節里少不了的傳統活動。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佳節,街上都有猜燈謎的小販,將燈謎貼在五顏六色的彩燈上供人猜謎。

猜燈謎看似簡單,但其實是背后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的活動,既迎合節日的氛圍,又深受人們的喜愛,是正月十五必做的事情之一。
四、走百病
除了賞燈之外,元宵節這天的習俗中還有一項走百病,走百病又被稱為游百病,指的是成年婦女在元宵節的夜晚相約出游,或走過橋,或走郊外,約定好一人持香前導,目的是為了祈求家里人平安、祛除百病。

五、鬧灶火
鬧灶火來源于農耕時代,是流傳很久的慶祝活動,有專門的敲鼓隊伍,在古時候,鬧灶火活動會從正月初三持續到正月十六,鼓隊會帶領村民們敲鑼打鼓,邁步向前走,去附近的廟宇祭祀神明,祈求來年能夠風調雨順、無病無災。

隨著時代的發展,鬧灶火逐漸演變成了慶祝元宵節的活動,每到元宵節,各個村子里都會響起悅耳的鼓聲。
六、賞花燈
元宵節里還盛行賞花燈,花燈是用五顏六色的彩紙制作而成,有宮燈、走馬燈等等,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祈求平安的寓意,深受大人小孩的喜愛,已經成為元宵節里不可或缺的傳統習俗活動。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為止了,元宵節是我國歷史悠久的節日,人們用各種慶祝活動來表達對元宵節的喜愛,這其中不僅蘊藏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還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希望大家都能在元宵節里與家人相聚在一起,團團圓圓。
logo設計網(www.just4love.cn),專業的logo免費設計在線生成網站,全自動智能化logo設計,商標設計,logo在線生成!
歡迎使用logo設計網制作屬于您公司自己的logo,不僅專業而且經濟實惠,全方位滿足您公司品牌化、視覺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