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心理角度談家庭教育與中小學教育之異同
一、“雙減”吹響了教育改革的沖鋒號
“雙減”(即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成為時下新媒體的熱詞,反映了既往一個較長時期家庭教育與中小學教育的角色混淆不清,也反映了教育的市場化與功利化傾向。
這種功利化不是基于中小學生的身心利益發展,而是將中小學生當作成人集團(家長、中小學校)表現成就感的工具,滿足于成人集團的市場競爭,從而讓天真活潑的孩子們成為了受成人集團嚴格控制的活人機器和商品,極其非人性。
醫療市場化行為已經被阻止,中小學教育“雙減”吹響了教育去市場化號角。中小學教育培養的是適應社會多方面平衡發展的基礎性人才,中小學校不應成為學生知識與能力同質化競爭的市場。
二、重新認識雙面教育
每個學生不管他(她)學習成績如何,對于千差萬別與多元平衡發展的社會來說,都是有用的寶貝、都是不可或缺的。以人為本的教育,是以學生為中心,不是以成人集團為中心。教育的作用在于傳承優秀的人類文化,培養出青出于藍的社會新人,教育的目標一定不是唯一的知識與能力教育,而是成人與成才的雙面教育。
成人教育是教孩子成為一個健康人、成為一個有獨立思想、獨立生活能力的人,也具有能遵守社會倫理道德規范、與他人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適應生活與社會環境變化的社會人。成才教育則是傳授社會文化、科學技術及一般職業技能。
從雙面教育來看,成人集團中的家長和學校肩負著共同的責任,但這個責任也應該有所區別。筆者認為,成人集團中的家長主要履行的是成人教育的責任,學校主要履行成才教育的責任。從成人集團的兩個方面來說,青少年兒童成人主要靠家長,而成才則要靠學校。濃縮成一句警句:“成人靠家長,成才靠學校”。
而從學生教育成長的過程特征來看,只有學生自己立下成才之志,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動機,教育的成才作用才有可能發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青少年兒童成人主要靠成人集團,而成才主要靠青少年兒童自己。正所謂“成人靠成人,成才靠自己”。
三、教育要順應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不論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應順應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征。現在大家都害怕兒童青少年游戲上癮。其實不只是兒童和青少年階段,人的一生所作所為皆是游戲。行為科學表明,成人生活是兒童生活的升級版,本質上仍然是兒童,這可從人老了變成“老頑童”所感受得到。
從學習行為看,人一生的游戲也就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四個游戲發展的綜合應用,分別是練習性游戲、象征性游戲、規則性游戲和構造性游戲。
四、練習性游戲與教育
學習行為首先是模仿行為,這種游戲是練習性游戲。練習性游戲表現在家庭教育上,即是孩子模仿成人的行為,在家模仿家長,在學校模仿老師和同學。因此,從練習性游戲在教育中的作用,家長和老師為人表率很重要,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很重要。
學習行為也是想象性行為。只有想象,才能發展為更為復雜的人類心理現象和意象。當兒童模仿他人行為和社會行為之后,在自己的大腦中產生不同的想象,對進行這些模仿性行為賦予符合自己想象的意義,從而給自己帶來歡樂或痛苦的感受,從而通過自己的感受來認知世界與適應世界。也就是說,象征性游戲是讓人們心理復雜化的一種學習方式,是人們向內心探索的一種有效有益方式。
五、象征性游戲與教育
象征性游戲在家庭教育上,應該樂于傾聽孩子的想法,保持對孩子想象的欣賞性,不要打擊孩子的奇思妙想,正確引導孩子按照社會倫理的要求和社會發展的方向去展開豐富的想象,促進孩子的個性發展。
象征性游戲在學校教育上,更需要讓學生的想象得到充分的展現,激發學生的對思想、知識和科學技術的探索性、學習創造性。
六、規則性游戲與教育
學習行為也是一種約束性行為。如果說象征性游戲是讓兒童自己的思想更加自由,而約束性行為學習則是讓自己能與他人建立聯系,適應人文環境,分享自己的想象,習得學習他人的基本行為能力。
約束性行為即是規則性游戲。當我們每個人都展開自我想象的時候,如果把這個想象表現在行為上,一定是五花八門,各不相同。這樣,人與人之間也能溝通,達成共識。
因此,既要相互學習,又要相互適應,就必須從個人行為進一步發展為團隊行為,團隊行為也就必然要有共同的行為規則。
規則性游戲在家庭教育上,要對孩子進行家風教育、制定適合自己家庭文化特色的家規,樹立尊老愛幼,勤勞好學,積極上進的幸福家庭觀。而在學校教育上,則要通過校訓、校紀校規來約束學生行為,培養學生的尊師重教、互助互學、群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七、構造性游戲與教育
學習行為也是一種構造性行為,這體現的是學習的創造性,學習不只是一種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創造知識的過程。象征性游戲有助于讓個人思想更加自由,而規則性游戲有助于形成集體,讓個人擺脫孤單。
個人創造來源于象征性游戲,而集體創造來源于構造性游戲。構造性游戲是調和象征性游戲與規則性游戲的矛盾,讓集體中的個人既發揮想像和創造,又能協同他人,從而形成一種共同想像與創造。
構造性游戲在多子女家庭或者輩份平等的家庭中可以產生,譬如親子游戲就是一種構造性游戲。
學校是學生進行構造性游戲更加理想的場所。基于構造性游戲,學校教育就不能只基于老師講,學生學,而應該組織更加豐富的互動教育與活動。譬如現在“雙減”活動中的體育活動、戶外活動、課堂活動等。
八、如何才能讓孩子不會游戲上癮
不論是在家庭或者是在學校,靈活運用促進心理發展的四階段游戲思維,青少年兒童的學習活動一定是有趣的,系統而豐富的學習游戲成為青少年的學習主旋律,更多的孩子們就不會沉溺于手機游戲之中,更不會玩手機游戲上癮。
成人教育與成才教育歸結為一點,就是要為青少年兒童培育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因為人是生活在環境之中,好的環境才能讓身心愉悅,好的環境才能有從容的學習。
要變成人集團對孩子的學習壓力為學生們自覺學習的動力,要讓青少年兒童認識到學習是自己學習,學習是為社會而學習,而不要讓他們感受到是為家長和學校的榮譽而學習,否則就會令他們對學習反感,對學習厭惡。
作者:馬恩祥
logo設計網(www.just4love.cn),專業的logo免費設計在線生成網站,全自動智能化logo設計,商標設計,logo在線生成!
歡迎使用logo設計網制作屬于您公司自己的logo,不僅專業而且經濟實惠,全方位滿足您公司品牌化、視覺化的需求。